前陣子天氣好得氣焰,喜光耐熱的作物還算長得不俗。陽光天天猛烈,感覺很殺菌,就像媽媽每次洗完衣服,也必定將衣服晾在戶外,給大太陽狠狠曬乾,黃昏收回來的衣服,把頭藏在衣服裡,用力吸一口氣,嗯~是陽光的香氣。
過了端午節後天氣驟變只懂下雨,是日到通天,不用澆水,除了帶廚餘去堆肥,也一定要檢查角落的去水位有沒有淤塞、種植箱有沒有被水淹(上次豪雨就浸了兩個種植箱),作物有沒有抵受不住被吹倒等等。農夫在天氣變壞前、中、後,都需要在農場裡做好準備和善後功夫,雖然我們每人只有小小的種植箱,但把自己當是半個農夫,就懂得用農夫的心的看待天台的一切。
在通天天台,不時有麻雀,白鴿,還有說不出(見識淺)的鳥都來開餐,分享作物或收成。剛才到達時嘩啦的下雨,雀鳥比較收儉,雨停了,牠們又飛來隱沒在葉菜間,快要接近,牠們才施然飛走。
秋葵繼續長很壯,收成:只有一條秋葵。成熟度剛好,約10-12公分,輕按也不會硬骨骨,還沒開始纖維化哩,很好很好。秋葵開始結果後,要常去收割,不然過很快纖維化(即太老),吃不得就浪費了啊。蹲低看看秋葵的莖,原來泥土上有幾條爛掉的秋葵,剩下半條,該是雀吃剩的,難怪只有一條收成。
![]() |
還是葉子比果多呢。 |
冬瓜又長出兩條側蔓,這次也狠心剪掉了,希望營養平均點,冬瓜也盡量好好吸收(其實機會很微,秋葵都這麼壯,根應該抓很穩)。
![]() |
除了秋葵,也收一點羅勒和紫蘇葉,喜歡煮麵、做沙律或泡茶都加少許。 |
茄子也拔掉了,無謂看著它瘦瘦弱弱營養不夠,也打不到果,種植有時要狠心啊。
箱內還九迷迭香、九層塔跟紫蘇,紫蘇長得算好,長出不少分枝,九層塔還在努力,插枝過來三星期,算不錯,葉子都長得大片的,迷迭香自上一次下豪雨過後,開始不太健康,少部份葉子枯掉,還未算太壞,是否種在冬瓜旁,營養都不夠分,還在爭?
小小的種植箱,要規劃得好也是門很深的學問。這段日子的規劃,不算成功,看冬瓜就是了,它曾向四季豆那邊延伸,然卻在盤算那邊之後是茄子的地盤,將冬瓜還是引到另一邊屬於自己天地的範圍,結果也沒長很好啊。作物自己選擇的路或許是正確,知道營養多才會向那邊延伸,要汲取了。
![]() |
再見茄子,種植有時還是要狠心啊。 |
這星期雨下很兇,除了不用擔心作物水份不夠,後過來會擔心水太多會淹死啦,看天氣做人,看大自然做人,這樣是最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