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6月23日

[看天氣做人]

前陣子天氣好得氣焰,喜光耐熱的作物還算長得不俗。陽光天天猛烈,感覺很殺菌,就像媽媽每次洗完衣服,也必定將衣服晾在戶外,給大太陽狠狠曬乾,黃昏收回來的衣服,把頭藏在衣服裡,用力吸一口氣,嗯~是陽光的香氣。

過了端午節後天氣驟變只懂下雨,是日到通天,不用澆水,除了帶廚餘去堆肥,也一定要檢查角落的去水位有沒有淤塞、種植箱有沒有被水淹(上次豪雨就浸了兩個種植箱),作物有沒有抵受不住被吹倒等等。農夫在天氣變壞前、中、後,都需要在農場裡做好準備和善後功夫,雖然我們每人只有小小的種植箱,但把自己當是半個農夫,就懂得用農夫的心的看待天台的一切。

在通天天台,不時有麻雀,白鴿,還有說不出(見識淺)的鳥都來開餐,分享作物或收成。剛才到達時嘩啦的下雨,雀鳥比較收儉,雨停了,牠們又飛來隱沒在葉菜間,快要接近,牠們才施然飛走。


秋葵繼續長很壯,收成:只有一條秋葵。成熟度剛好,約10-12公分,輕按也不會硬骨骨,還沒開始纖維化哩,很好很好。秋葵開始結果後,要常去收割,不然過很快纖維化(即太老),吃不得就浪費了啊。蹲低看看秋葵的莖,原來泥土上有幾條爛掉的秋葵,剩下半條,該是雀吃剩的,難怪只有一條收成。

還是葉子比果多呢。

泥土上爛掉幾棵秋葵,鳥兒很餓嗎?

周四學木工前上去看看,是否再有秋葵長成吧,繼續期待。
冬瓜又長出兩條側蔓,這次也狠心剪掉了,希望營養平均點,冬瓜也盡量好好吸收(其實機會很微,秋葵都這麼壯,根應該抓很穩)。

除了秋葵,也收一點羅勒和紫蘇葉,喜歡煮麵、做沙律或泡茶都加少許。


茄子也拔掉了,無謂看著它瘦瘦弱弱營養不夠,也打不到果,種植有時要狠心啊。
箱內還九迷迭香、九層塔跟紫蘇,紫蘇長得算好,長出不少分枝,九層塔還在努力,插枝過來三星期,算不錯,葉子都長得大片的,迷迭香自上一次下豪雨過後,開始不太健康,少部份葉子枯掉,還未算太壞,是否種在冬瓜旁,營養都不夠分,還在爭?
小小的種植箱,要規劃得好也是門很深的學問。這段日子的規劃,不算成功,看冬瓜就是了,它曾向四季豆那邊延伸,然卻在盤算那邊之後是茄子的地盤,將冬瓜還是引到另一邊屬於自己天地的範圍,結果也沒長很好啊。作物自己選擇的路或許是正確,知道營養多才會向那邊延伸,要汲取了。

再見茄子,種植有時還是要狠心啊。

這星期雨下很兇,除了不用擔心作物水份不夠,後過來會擔心水太多會淹死啦,看天氣做人,看大自然做人,這樣是最好。


2015年6月16日

[天台生機]


這幾天,天氣格外好,澄藍天空掛滿雲片片,賞心悅目,也是在炎夏中到通天勞動的小動力之一。今早晚了點到達,溫度已經火火燙。習慣了先為水桶旁邊的種植箱澆水(私人醒舊同事的,哈),再由樓梯入口旁的種植箱開始逐個單位澆水。


通天一直有個藍色大水桶,水源開關在樓梯口旁,水喉通常都放在水桶內,水源自行開關,水盛載到桶內,農友自行用澆水壺盛滿澆水。後來她們說添置了花灑頭,可安裝在水喉,拉著水喉到不同位置,按著手掣直接灑水,不用來來回回水桶添水。這方法有點小缺憾,有些種植箱如我的位置太遠,水喉不夠長,拉得太緊很易讓另一邊的接駁位鬆掉,做成漏水。而且原來有些街坊義工,用灑水頭澆水,不會走到箱前,而是拋物線灑水,這樣其實作物接收不了多少水份,多是在地上,也浪費水。
因此還是一直來回走動澆水。


上星期開始改了澆水方式,將水喉開著,放進澆水的小壺子,走到哪澆到哪,免卻人手來回添水的麻煩,哈哈,這樣不會浪費水,又節省了點點體力,哈哈,謝謝陳姑娘的好提議。






說回作物,3月首次聚會後就上天台來個下種(子)禮,秋葵沒成功發芽,再接再厲終爆出幼苗,初時小苗還是歪歪倒倒,很弱雞似的,有次上去發現風太大,吹得根也露出來;前陣子葉子又像是有鏽病似的。然,自兩星期前剪掉有病的葉子後,狀態突然大勇,長得很壯,整個種植箱幾乎被秋葵佔據。相隔一星期,今天秋葵開始長花(好像隱約看到結出秋葵了),葉子比手掌還大,一副健康的樣子,而莖也有龍舟鼓棍的粗度了,蹲下來看,秋葵像棵樹,樹下有迷迭香、羅勒、紫蘇葉,秋葵葉子大大片,遮擋部份陽光,其餘的是陰涼位置,泥土應該會舒服點吧。這裡像是微形大空地,有大樹好遮蔭。應該快有收成了?
今年再種秋葵,好像比去年進了一小步(至少是壯健樣子)。

今年葉子長很大(希望不只是葉子壯)。


秋葵大好遮蔭。
遠觀秋葵就佔了三分二的空間了。

有得也有失,在同一種植箱的茄子和冬瓜,就長得不很好了。早前聽PDC同學和子盛討論時,知道種冬瓜只留主蔓,側蔓一律不留。上星期冬瓜長出側蔓,卻又猶疑不缺,因側蔓看來比主蔓健康很多。結果今星期已長了好幾朵雄花,還是狠心和側蔓說再見,希望能好好養強壯主蔓。聞說同學仔都已收瓜了,我還在呆呆的期待著,八成是被秋葵搶去營養(因為旁邊的茄子也弱弱的,儘管也開花了)。

今年的夏天,熱得讓人怕了。
然每次到了天台,不管多熱,還是不知不覺待很久。每個種植箱看看、澆水、最後打理自己的,又走到另一邊看看十三街,回到菜園這邊,又繼續整理。每一次專心完成過後,汗水連連,背部也越曬越黑(背朝天,曬著背面時間較多),心像是平伏了。

這是側蔓,然後再長出側蔓

主蔓的頂頂,冬瓜要俾力長大啊!